馬總統一再宣稱兩岸經濟交流有許多好處,然而,真是如此嗎?台灣的農業有本錢簽署ECFA嗎?執政團隊對於ECFA的衝擊及其配套,有妥善評估嗎? 事實一:海空直航無益台灣農漁民收入。馬總統曾說,兩岸三通以後農產品外銷會增加二十%,農漁民收益會增加十%至十五%。事實上,「來的比去的多」,二○○八年對中國農產貿易逆差九十五億台幣,缺口不僅未見改善,甚至稍有擴大。馬總統一再強調市場開放有利於出口,但他忘了說,出口容或在行情作多當中小增,但進口的增加更多。 事實二:香蕉柳丁輸中騙局。二○○八年,兩岸生鮮水果貿易,逆差三.八億台幣。這是什麼狀況?透過國共平台,台灣水果不是登陸「暢銷」了嗎?事實上,台灣的成本遠高於中國,在中國各地的台灣水果專櫃或專賣店,早已銷聲匿跡。所謂的香蕉柳丁輸中,二○○六年是為了配合博鰲兩岸農業合作論壇而演出、二○○八年是為了簽署海空運直航協議的「政策作多」,香蕉和柳丁在中國的售價均只有合理售價的一半,少了補貼,根本沒有競爭力。 事實三:農業科技外留,台灣品牌被「山寨化」。台灣許多敏感農業科技不斷被中國無償取得,烏龍茶、黑珍珠蓮霧、王冠蜜棗、金煌芒果、鳳梨釋迦、龍膽石斑、蝴蝶蘭等族繁不及備載。每一項科技出走都是龐大的損失。以日本市場為例,一九九○年開放探親之初,台灣是日本的第二大食品和動植物產品進口國,總值三三七○億日圓; 二○○八年僅剩九三○億日圓。日本市場原本是全球化之後台灣農業的出路,卻大部分被中國取代,馬總統知否? 更可怕的是,近年來中國製的黑心農產品在全球不斷被揭發,許多「台灣品種產地中國」的農產品,被山寨化。這種「以台灣為名的山寨農產品」終有一天會把台灣的優質形象和高市場價值毀於一旦。 兩岸經濟開放是馬總統的政策主軸,但我們一再聽到禁不起檢驗的空洞承諾。開放市場之後的衝擊以及因應措施,執政團隊似乎悉無準備,站在為台灣農民生計請命,我們要請教馬總統以下的問題: 一、簽署ECFA,台灣農產品對中國的出口真的會比進口多嗎? 二、准許自中國進口的一四一七項農產品當中,三五○項零關稅,其餘各項之關稅將逐年降低,會產生多少衝擊?對於管制的農產品一定也會有替代性效果,會產生多少衝擊? 三、執政團隊一再保證將維持八三一項農產品管制進口,是單方面期待,還是已經有默契?輸中農產品,仍有超過二二○○項非零關稅,是否將要求中國作更多讓步? 四、執政團隊僅宣稱「不開放勞工」,是否意味著我們的農學相關大學畢業生和農業專才等的就業機會將受到波及,有無評估? 五、中國是黑心農產品輸出大國,未來兩岸的動植物檢疫檢驗、農藥殘留和商品標準化的訂定,是採用中國的標準,還是台灣的標準?此一底線關乎台灣人民的健康,採用台灣標準,中國做得到嗎? 六、「投資便捷化」是ECFA的主軸之一,對於中資來台承租或購買農地等農業產製銷投資所造成的衝擊,可有評估?台商赴中國投資被「養套殺」事件,層出不窮,投資保障協商是否真的有利台商權益保障?或者台商會「失血」更多? 七、產品、服務和勞力更自由流動,勢必衍生垂直分工。也就是說,便宜的大陸農工會造成台灣農民失業?Made in Taiwan農產品的中上游在中國生產,不僅品質安全堪慮,未來將導生更大規模的失業潮? 八:在中國生產Made by Taiwan的山寨農產品會激增,對台灣的品牌形象及無形經濟價值損害,可曾評估? 九:簽署ECFA之後對台灣農民、農業和農村的傷害,補救配套為何? 十:ECFA的簽署及其落實執行,將逐漸發展成一個包括台灣的中國,攸關主權前途,宜先接受國會監督,並由全民公投,馬總統以為如何? 兩岸市場開放對台灣農業有可能是個災難,如果不曾或不願仔細評估後果,台灣農業崩盤所帶來的政經社會效應,不是人民所樂見。 (作者為台灣農業產學聯盟名譽理事長) |
引用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