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把尺度相等後再比。當新聞告訴你,某項政策「只」花100億,比起另一項政策要花1000億好的多,請先弄清楚,這100億是不是一年花完,這1000億是不是十年花完。不論時間或是數值,將之化約到相同基礎後比較,通常都不會錯。
2.        比較結果的解釋不可延伸太過。例如金磚四國的經濟成長率都超過5%,美國只有1%,所以可以得知美國人過的比金磚四國的人要「水深火熱」。


所以,當新聞又出現比較的數字時,請弄清楚這些數值跟數字,到底要跟誰比,怎麼比,為什麼要這樣比。這些東西遠比比較本身的結果要來的重要。

引用自

http://blog.yam.com/eoiss/article/21279177

 
1.        比較的各方,必須有「共同」的基礎。例如每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如果要相比的話,就是歷年的第一季相比較。如果要拿第二季跟第一季比,那也勢必要把歷年的第二季跟第一季資料抓來比對。
2.        比較的資料本身誤差程度需要注意。例如民意調查,各家媒體的立場跟民眾的配合度,其誤差值會很大,所以是否需要很在乎那十個百分點?這端看資料本身的重要性。一般來說,時間點越短暫,這種誤差性就會越大,在某些事件發生前後也會有很大的差別,例如某黨立委性侵害未成年少女曝光後一天,所做的該黨民意支持度。
3.        比較的資料本身,僅僅只能作為比較當件事情的佐證。你不能拿經濟成長率來證明國民所得「必然」提高,有相關性不見得有必然性。

比較這件事情,必須建築在幾個基準上。

比較是需要有比較基礎的,當我們拿某一組數字在比較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沒意義的比較,例如某人的薪資成長,拿他薪資成長的「數目」來比較另一個人的薪資成長「比例」。一個百萬年薪的人加薪1%看來很少,但跟一個三十萬年薪的人加薪兩千塊比,還是差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ya02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